依林安兒的想法, 是要在雙刀男身上實驗滿清十大酷刑的, 可沒想到雙刀男還在英勇不屈時, 那個峨嵋女已經招了!
在很多時候, 女人的忍耐能力遠遠高於男人, 但是今天例外。 峨嵋刺姑娘比較倒楣, 她遇到了劉大。
劉大日常扮演的角色只是林安兒的車夫, 可他當然不會只是車夫這樣簡單。 金玖還要和自家媳婦共用富貴, 當然不想馬失前蹄什麼的, 劉大是他在自己的親隨中精挑細選出來的, 武功好, 有耐性, 為人沉穩。
但是還有一點是連林安兒都不知道的, 劉大是個閹人!
至於金玖為何會讓閹人給林安兒當車夫,
這個會有諸多解釋, 總之金玖的心思是海底針, 一般人猜不出來。
大多數的閹人都會有那麼一點點變態, 尤其是對女性的變態, 所以當張大虎把峨嵋刺女賊人交給劉大時, 心裡一定也是很變態的。
不論劉大對這女子做過什麼變態的事, 咱就不打聽了, 肯定是令人無法承受的, 因為那女人招了, 且招得很徹底, 交待完了她就昏過去了, 林安兒本想進去看看她, 可張大虎幾個人攔著, 勸她不要進去, 林安兒是好奇寶寶, 她從門縫裡還是看了一眼, 然後她就吐了, 比孔七吐得還要厲害, 吐得她連續幾天都沒有胃口。
這兩個人中有一個竟然是林安兒的熟人, 只是她沒有認出來, 而那人也沒有認出眼前這個黑小子。
使雙刀的男人叫淮仁兒, 和司空天野、喬禹是當年的結拜小兄弟。 只是當年這個淮仁兒長得瘦小不起眼, 林安兒這才沒有認出他來。
使峨嵋刺的女人叫花曼。 很香豔的名字, 可惜人卻其貌不揚。
這兩人是野熊幫的人。 野熊幫早些年是在關外北地, 幫派雖小, 但靠著撿別人的瓜漏也混了十幾年, 但後來北方第一大幫龍蛇幫與南方蘇秀才聯姻, 風頭一時無兩, 也就看他們這些小門派更加不順眼。
不到一年。 就把連同野熊幫在內的七八個小幫派全都滅了。 野熊幫殘餘的十幾人在北地混不下去了, 便出關來到中原, 中原地大物博。 遠非北地可比, 再加上北地的人能吃苦, 這僅留十幾人的野熊幫竟然在中原成活下來。
但他們在中原沒有根基, 又沒有大門派可以依靠。 最近十幾年, 他們做的都是買命賣命的勾當。 但不是殺手, 比起殺手來還低了一檔, 收費便宜, 但口風極嚴。 因而好評如潮, 是五星好評幫手店鋪。
淮仁兒和花曼是師兄妹, 他們就是這次行動的小隊長。 十天前, 他們帶著十幾人來到安州城。 目標就是驍勇侯嫡長女林安兒。
前幾日來打聽消息的也是他們的人, 只不過張秀才是個意外。
他們也已經打探清楚林安兒住在哪裡了, 可惜府裡府外都有高手護院, 他們一時無法得手。 終於盼到林安兒從家裡出來, 這才動手, 可惜卻上當了, 當那個“林小姐”的面紗被扯開時, 淮仁兒和花曼就知道中計, 可花曼立功心切, 並沒有讓這些人撤回來, 而是想硬攻, 從假的林小姐身上引出真的林安兒。 淮仁兒比花曼有經驗, 他是想要撤走, 再等待時機, 無奈花曼不答應, 兩人爭執起來,
而這個時候, 黑炭頭小子就出現了。
所以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 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對於淮仁兒來說, 花曼就是他的豬隊友。 …
但是花曼知道的也只有這麼多, 她和淮仁兒只是幫會裡的小人物, 她並不知道雇傭他們的客戶是何方神聖。
至於他們是如何找到安州城, 說起來純屬偶然。 他們早就知道林安兒的夫君是金玖, 而金玖的好朋友是孔七, 金玖和林安兒到河丘看望孔七, 回去時只有金玖一個人, 林安兒留在了河丘。 他們找到河丘, 不但沒有林安兒, 也同樣沒有孔七。 偏偏這時, 有一位當地有名的大儒從外地回來, 正在舉辦詩會, 這位大儒就是孔七在河丘的老師。
想要打聽這位老師去過哪裡並不難, 他去了安州, 在那裡還和孔七有過短聚。
孔七既然在安州, 林安兒十有*也在那裡。
事情的真相就是這樣的, 說起來一點也不複雜。
林安兒有個豬隊友, 就是孔七。 別人跟著孔七追蹤到孤身在外的林安兒。
只是有一點是林安兒想不明白的, 那就是野熊幫接到的這單買賣, 卻並非是如她想像中那樣把她綁了送給長天教, 而是見她就殺, 提了她的腦袋去結帳。
花曼身上有一*安兒的畫像,
那畫像畫技細膩, 和她本人的相像度達到八成。
林安兒仔細看了畫像, 她用腳趾頭也能想出來, 畫像的人和她很熟悉!
林安兒是大家閨秀, 雖然她常常抛頭露面, 但是能近距離和她接觸的人並不多。
可惜淮仁兒和花曼都不知道那個客戶是什麼人, 這件事查到這裡竟然無法再查下去。
等到林安兒從屋裡出來時, 張秀才已經走了, 聽孔七說, 他是看到林小姐的馬車, 便想著能夠再看一眼佳人, 真的只是看一眼, 沒有別的想法。
孔七把這件事轉告林安兒時, 整張臉都是不懷好意, 你若是真拿歌妓的事要協我, 我就告訴金玖你在這裡勾搭小白臉!
林安兒沒有告訴淮仁兒自己的身份, 更沒有對他網開一面, 她知道如果哥哥知道這件事, 也一定不會手下留情。
哥哥最疼她了, 決不會讓人傷害她, 即使那人是他的結義兄弟, 也不行!
淮仁兒和花曼雖然被抓了, 但他們帶來的那十幾個人還在安州城裡, 林安兒在安州的事很快便能傳出去, 看來這裡是不能待了。
張大虎幾人都是辣手, 直接把淮仁兒和花曼抬到沒人的地方活埋了。 回來後便和大少奶奶商議回京城的事。
但他們沒能回去, 剛剛從莊子裡回到城裡,
就得到一個消息:
林家出事了!
林劍雲和林鎮等幾位伯叔都已收監, 遠在南方的另一位族叔林錚正在回京的路上, 他回京城當然也是要被收監的。
安州城遠離京城, 這個消息至今已有十多日, 誰也不知道現在的情況如何。
這消息當然不是金玖送來的。 他知道林安兒的脾氣。 且林安兒猜測, 他肯定一早就得到風聲了, 送她來這裡的原因。 一半是因為金家的事, 另一半則是擔心林家出事。
送消息來的是衍聖公府, 林家是孔家姻親, 而被一起收監的就有林宥兒的父親。 從三品的林家七爺。
這樣一來, 林安兒即使歸心似箭。 孔毓涵和玉娘也不讓她回京城了。
“小姐啊, 你聽玉娘一句話, 姑爺費盡心思把你送到這裡, 就是不想讓你摻合進去。 若只是金家那些事還好, 如今侯府也出了事, 你是萬萬不能回去啊。 ”…
玉娘是林安兒的乳母。 她在府中地位很高, 但此時。 玉娘帶了幾個丫頭全都直挺挺跪在林安兒面前。
林安兒拗不過玉娘, 只好央求孔七:“孔七哥哥, 我不知道娘家的禍事是如何而來, 可我想回去, 三堂兄和幾位叔伯待我不薄, 老夫人和三堂嫂都還在府裡, 她們一定很焦急, 我回去陪陪她們也好啊。
”
孔七的俊臉又如平素裡的冰冷, 他的聲音也似碎玉斷冰:“你的確要離開安州城, 但卻不是回京城, 而是去山東, 那裡是我的祖籍, 你在那裡暫時住上一陣子, 待到野熊幫的事情平息下來, 你再回來。 ”
孔七難得這樣果斷, 當天夜裡, 林安兒被她的乳母和丫頭強行塞到一駕馬車上, 輕裝簡行去了山東。
白水澱子的那一頭便是山東境內, 但此時正值臘月, 澱子裡早已結冰, 不能駛船, 走旱路雖然繞遠, 但是到了大年初三這一天, 他們還是到了山東。
看著街上到處都是過年特有的張燈結綵, 喜氣洋洋, 玉娘偷偷抹抹眼角, 一路上風餐露宿, 年夜飯也只是在客棧裡給小姐包的一碗水餃。
除了在北地的那一年, 從小到大林安兒都是嬌生慣養, 即使是和爹爹哥哥住在小山村裡時她也是被嬌養著。 金玖臨走時, 叮囑過玉娘, 無論發生什麼事, 也不能讓林安兒受苦。 可此時, 玉娘覺得委屈了小姐, 過年沒有新衣裳和壓歲錢, 就連這一碗餃子也是用的最普通的食材。
林安兒卻似毫不在意, 她的心根本不在這裡, 早就飛回了京城。
直到此時, 她才發現, 這些年來, 她早已把自己融進了林家。
在滴血驗骨之前, 她對林家人是疏離的,
她擔心被人發現她是假貨, 更從心底認為自己只是過客。 且林家人對她雖好, 但並非是她的親生父母, 客氣有餘, 親厚其次。 這兩年來, 金玖和司空星以及玉娘, 令她越來越相信自己是真正的林安兒, 即使和林宥兒交好, 她對林家她並非太過親厚, 畢竟她在林家沒有嫡親的親人, 連親生兄弟姐妹都沒有。
但現在, 她卻發現林家的事牽動著她的心, 她甚至開始懷疑是因為她的事才連累了林家。
她很容易便想到了那張傳說中的藏寶圖, 以及林劍雲私底下幫金家替換火藥的事。
這兩件事全都和她有關係, 林安兒懷疑這些便是這一切的起因。
林家是有戰功的, 即使父親已經不在了, 但三堂兄林劍雲剿滅光復門有功, 這是不能抹殺的。
以前她是最喜歡過年的, 到了年根底下, 娘家就會接她回去, 準備很多好吃的和漂亮衣裳, 還有親戚們給的壓歲錢, 到了大年初二, 金玖就會來拜年, 不論給娘家送什麼樣的禮品, 都會有一隻大紅石榴是偷偷帶給她的, 這石榴是從秋天就埋在沙土裡, 小心翼翼存起來, 給她過年解饞的。
可現在她對這些已經全不在意了, 她甚至沒有忘記正在過年。
娘家出了這麼大的事, 她卻藏在外面, 孔七眼下也應是歸心似箭。 但他卻牢記著金玖的囑託, 帶她來到山東, 她知道孔七一定像她一樣擔心, 因為八姐還在京城。
金玖現在的處境一定也不好, 否則他一定會來這裡陪著她。 以前她也和金玖分開過, 卻從未像現在這樣為他擔心。 八歲時金玖把她留在高家莊, 可那時她也沒有這樣擔心過呢。 金玖是個什麼事都藏在心裡的人。 在林安兒眼裡, 金玖就沒有什麼事是辦不成的, 他連金剛經的事都能解決。 其他事更難不倒他。 …
現在林安兒不再這樣想了, 她心裡一直強大的娘家也出事了, 那金玖呢?
林安兒是個小吃貨, 在她記憶裡從沒有過吃不下睡不好的時候。 可從安州到山東這一路上, 她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 她想念金玖, 想念娘家那些一直善待她的人。
山東是孔氏一族的發源地, 衍聖公府的產業大多集中在山東一地。 林安兒一行踏入山東境內小做休整, 次日也就是大年初四。 便動身前往五嶽書院。
五嶽書院是孔毓涵的祖父創建的, 孔毓涵也在這裡住過幾年。 幾日後, 他們便來到了五嶽書院。
此時還是隆冬。 五嶽書院建在山腳下, 山東雖然並非嚴寒之地。 但山裡也很寒冷。
林安兒雖然怕冷,但她在北地居住過,再加上練武之人自有一套禦寒的法子,只是苦了玉娘和幾個丫頭,來得匆忙,她們只是給小姐儘量多帶些東西,自己隨身的禦寒衣服也並不多。
如今主持五嶽書院的是孔毓涵的堂叔孔興舉,得知孔毓涵帶著岳家女眷來此暫住,孔興舉讓人收拾出幾間朝陽的房間,又從自己夫人那裡調來幾名粗使婆子,幫著林安兒安頓下來。
林安兒讓紅霞找來一張地圖,看著地圖上京城的方向,她歎了口氣:“咱們離京城是越來越遠了,不知道金哥哥還能不能找到我啊。”
讓孔七帶她來山東,當然是金玖早就安排好的,這也是不得不走的一招了。
金玖能找到她,但就是不知何時才能找到她。
天寒地凍,整個正月裡林安兒和孔毓涵就是宅在五嶽書院裡。孔毓涵跟著書院的夫子們研究學問,林安兒要麼做針線,要麼就找些能看得進去的書來看。
又過幾日,五嶽書院裡多了一位熟人,竟然是張秀才張安生。
原來孔七念在他幫助過林安兒的份上,保薦他來五嶽書院,五嶽書院在大成極負名望,即使是王孫公子也不一定能夠來此念書,這對張秀才來說是絕好的機會,過了年他便趕來了,沒想到在這裡遇到暫住的林家小姐。
天氣寒冷,林小姐平素並不出門,張秀才有過以前的唐突經歷,當然不會再想著來拜訪人家。
不久後,有人給林安兒送來一張琴,竟是難得一見的古琴。
“小姐,這是一個小孩送來的,說是有人給了他一吊銅錢,讓他把這張琴送給林小姐。”在把琴拿到林安兒房裡之前,紅霞已讓張大虎檢查過這張琴,確定這琴沒有問題這才給小姐呈過來,眼下是多事之秋,任何小事都不能馬虎。
林安兒看著這張琴,很是愕然。她有一張名琴,是金玖花了大筆銀子給她尋來的,她的琴藝並不好,只能勉強彈奏幾首簡單的曲子。除了金玖,還從未有人給林九小姐送過這樣高雅的禮物。
林安兒有些茫然,看著這張價值不菲的古琴,她感到了詭異。
“去請孔七公子過來。”林安兒吩咐道。
來到這裡,有堂叔盯著,孔七在學業上比以前要認真一些,他心裡也在擔心林家的變故,可卻無能為力,索性寄情書本。如果沒有認識金玖,孔七會和他的族人一樣,就是一個純粹的讀書人,吟詩作畫,遊山玩水,偶爾為了證明自己不愧孔氏子孫會考考科舉什麼的,但結果如何卻並不看重,他與生俱來的姓氏已是他最好的榮耀,超過一個狀元的功名。…
但他認識了金玖,並把勝過金玖當作了生活目標,可偏偏金玖卻沒有向著他希望的方向去發展,於是性情單純的孔七便徹底被金玖帶到溝裡去了。
眼下孔七在五嶽書院,除了讀書什麼都不能做。反而比以前踏實了許多。
林安兒請他過來時,他還在寫一篇文章,磨蹭了大半個時辰,這才來到林安兒住的五嶽書院的後宅。
“孔七哥哥,你來看看這張琴,這是今天有人給我送來的。”
孔七看著這張琴,琴是伏羲。冰紋斷。輕輕撥弄,琴聲空靈,不失為一張好琴。
孔七的心思立刻被這張琴吸引。當下撩衣坐下,撫了一曲高山流水。
孔七公子琴棋書畫無所不通,這曲高山流水更是松沉曠遠,潔淨精微。這些時日以來,他雖寄情書本。但心中還是煩悶,這一曲彈下來,心情愉悅了許多,人也變得精神煥發。
林安兒的琴是金玖逼著學的。她本來對這些就沒有興趣,看到孔七喜歡,索性把這張琴送給孔七了。
“千萬不要感謝我。要謝就謝那個送琴的人。”
孔七公子白得了一張古琴,心情豁然開朗,他對金玖和林安兒從來不客氣,現在更是卻之不恭,拿了琴便走人了,去找書院裡的那群粉絲們顯擺去了。
林安兒坐在閨房裡也聽說了。接下來的幾日整個五嶽書院裡都在談論孔七公子的琴藝。雖然已經開春,但天氣依舊寒冷,既然哪裡都不能去,孔七公子索性就在書院裡連日舉辦個人演奏會。
琴是雅物,書院裡也有專門的師傅傳授弟子們的琴藝,如今孔七自願做了義務師傅,夫子們也懶得管他,隨他整日裡顯擺。
至於這張琴從何而來,究竟是哪位善長仁翁送來的,孔七和林安兒都是那種不太愛動腦子的人,送琴的人做好事不留名,他們當然也就不再追究了。
當日在白水澱子的林家莊子裡,孔七感激張秀才幫了自己的小姨子,一時興起,揮毫寫下一紙薦書,這件事他很快就不記得了。孔七公子出身名門,走到哪裡都有大把粉絲,有真心崇拜他的,也有想借機抱粗腿的,至於這種薦書,他也忘了寫過多少。
張秀才來到五嶽書院,這才知道以往的眼界是多麼狹隘,五嶽書院是讀書人的聖地,他越發感到自己是井底之蛙。
在此之前的孔七公子,在張秀才看來只是有個好出身的名門公子而已,而來到五嶽書院後,他才真真正正見識到孔七的光環。
這裡上到五嶽書院的掌院,下到掃地大嬸,提起孔七公子都會臉露微笑,孔七就是五嶽書院的天之嬌子。張安生初來這裡時,原本是想去拜會幫他引薦的孔毓涵的,但當他向人打聽孔七公子的住所時,看到的就是別人一臉的鄙視,那張臉上紅果果地寫著:你丫剛來就想抱大腿,滾一邊去!
鑒於此,張秀才便斷了去拜會孔七的念頭,以免被人看成是趨炎附勢之徒。
他不方便去見孔七,就更不方便去五嶽書院的後宅拜訪林九小姐了。
孔七公子得了好琴,一時忘記自身那些煩心事,忙不迭地開演奏會,這也不能怪他,來到五嶽書院,他就如同進了樊籠,以往的那些風雅之事這裡都不能做,更不用說像在京城那樣,讓金玖請客,找京城最有名的歌妓喝酒吟詩了(當然這些事都是瞞著林安兒的,這是他和金玖之間的默契。)…
因此彈琴開演奏會是孔七公子來到五嶽書院後找到的唯一好玩的事情了,他樂此不疲。
這天,他正與書院裡教琴的李師傅相互切磋,就聽李師傅說道:“有個新來的弟子,琴藝本就差勁,我不過斥責他幾句,昨日和今日他便託病不來聽我的課,真是可恨。”
孔七其實挺想笑的,可他在外人面前還要維持他那超凡脫俗的形像,所以他強忍著沒有笑出來。
“這等凡夫俗子,李夫子不必理會,他姓甚名誰,改日我讓表兄整治了便是。”
額,孔七公子就是這般俠義心腸,順便補充一句,他的表兄便是五嶽書院的監院,類似現代的教導主任。
李師傅正在怨念,聞言立刻展顏,連忙將那個凡夫俗子的名諱報上,請孔七公子為他作主:“每人志向不同,七公子也不必深究。那人姓張,名安生,安州人氏,倒也有個秀才的功名,可惜全身上下沒有一根雅骨。”
張安生張秀才?
孔七還記得此人,他的記性雖不太好,但最近的事還是能夠想起來。於是他想起來給張秀才寫過薦信的事。也想起來張秀才唐突過林安兒,且又幫了林安兒的事。
其實吧,人家張秀才壓根不知道他幫的人是林安兒。全是看在司空星的面子上,不關林九小姐的事。
可孔七不這樣認為,他甚至還想到面前的這張古琴。
於是,他全都想明白了。
難怪張安生來到五嶽書院後不來見自己也不見林安兒。難怪他不肯跟著李師傅學琴。
並非是他忌恨李師傅,而是他不想面對“琴”這個令他傷心的東西。
孔七公子腦洞大開。他想像出來的故事是這樣的:張秀才偶遇小姨子,便情不自禁,先是在集市上對小姨子動手動腳,繼而聞知小姨子身處險境。他便義然前走救援,上演一齣書生救俠女的大戲!可是這場戲沒有了後文,小姨子來到山東。張秀才痛不欲生,忽然記起他還有一封薦書。遂跋山涉水來到五嶽書院。然,小姨子怕冷,又嫌棄這裡到處都要書呆子,便整日躲在房裡避寒。張秀才屢次在後宅外面徘徊,卻不見芳蹤。傷心之下,他用畢生積蓄尋來這張古琴,偷偷送給小姨子,只望能博紅顏一笑。
後面的事可想而知了,張秀才沒有聽到林九小姐那美得如詩如畫的琴聲,卻看到孔七公子整日抱著琴滿書院的顯擺,所以他相思入骨,哀傷過度,一病不起!
孔七為了這個故事坐臥不安,這可如何是好,林安兒不但是他的小姨子,更是金玖的老婆。據他對金玖的瞭解,那廝最見不得有人對他老婆圖謀不軌,有一次他爬到樹上摘果子一時下不來,林安兒飛上去把他抱下來,結果被金玖看到了,足足幾日沒有搭理他,就連平日裡的好茶好點心全都換成最差的了,你說這人有多小氣!
這件事若是被他知道了,說不定他會把五嶽書院買下來改做青樓也說不定,金玖這人,有什麼事是他做不出來的,牛嚼牡丹的事他又不是沒有做過。
孔七越想越嚴重,直覺祖父創建的這所原應流芳千古的書院即將斷送在自己手中,所以他連下午茶都沒用,便跑到後宅找林安兒。
林安兒正在給金玖繡貼身衣裳,見孔七進來,連忙把那條還沒繡完的小內內藏起來,她的針線並不好,也只能繡這些穿在裡面的小衣,可是若讓孔七看到她給金玖做這些,一定會笑話她的吧。…
孔七壓根兒沒有注意她的小動作,一進來便對林安兒道:“若是張秀才求見你,你一定不要見他。”
林安兒想了足有五秒鐘,才記起張秀才是哪一位。
“張秀才也來到五嶽書院了嗎?”
孔七松了一口氣,原來林安兒還不知道這件事。
“他來他的,不關你的事,就快要春暖花開,前面的書院裡人多眼雜,你就不要去了,可以讓張大虎他們幾個護著你到山上看看。”
林安兒感覺很溫暖,准姐夫對自己很關愛呢。
“你整日都在書院裡面,可有京城的消息嗎?”
孔七當然收到京城的消息了,只是他一直沒有告訴林安兒,現在聽她問起來,便道:“還是老樣子,侯爺他們幾個依然被關著,並未提審,聖上也未曾召見他們。”
大牢裡的消息得來不易,衍聖公府雖是名門,但卻沒有辦法拿到這種消息。
但金玖可以,錢能通神,更何況商人無所用其極。
林安兒怔怔出神,又問道:“金哥哥呢?他有事嗎?”
“他那人有的是辦法為自己開脫,你不必擔心,只管等著這事平息後和他圓房,為他生兒育女便可。”
林安兒的心情並沒有因為孔七的話而輕鬆,金玖既然把她東躲西藏,那是做好了林家會被抄家的準備了,想到這裡,她怎麼能輕鬆呢。
送走孔七,林安兒抱著手爐又在發呆。玉娘輕輕走過來,給她披了件外衣,小姐瘦了。以前的小姐天真活潑,整日裡除了吃就是玩,閑來沒事還喜歡捉弄人,可是自從來到五嶽書院,小姐就變得沉默了。以前要連哄帶騙她才肯給姑爺繡條手帕。現在不用玉娘催促。就會主動拿了繃子,給姑爺繡這繡那。
小姐是真的長大了,她的心裡有姑爺了。
孔七告誡了林安兒。就去找張秀才。張秀才是真的病了,五嶽書院依山而建,氣候遠比安州城要冷些,張秀才水土不服。便臥病不起了。
孔七看到他時,張秀才正靠在炕上。圍著厚厚的棉被,臉色蒼白,嘴唇青紫,屋裡飄著藥香。
孔七見張秀才病得不輕。原本準備好的一番罵辭也就不忍再說出來了。在他眼裡,張秀才這是相思病,孔七公子一向相信是有相思病存在的。他有幾次便差點相思成疾。
強忍不舍,孔七將那張琴放在張秀才的炕頭上:“妻妹托我將這琴還給你。她不擅音律,這琴用不上,請你轉送知音之人吧。”
張秀才一頭霧水,他本就病著,此時聽孔七提到林九小姐,茫然道:“這琴和在下有關係嗎?”
“怎麼?這琴不是你送的?”
張秀才搖頭:“在下一貧如洗,如有這等上好古琴,早就送到當鋪裡了,又怎會將此物送人。”
額,孔七公子挺沒面子的,這故事竟然沒有按他想像的發展。
他囑咐侍墨給張秀才送些草藥,自己又捧了琴出來,唉,最近因為林家的事他憂慮過度,乃至大腦常常恍然,這才會胡思亂想。
不過關於這張琴的來歷,孔七便不再想下去了,既然不是張秀才送的,那麼管他是誰的,只要別記掛著勾搭他小姨子就行了。
過了二月二,天氣終於一天天暖和起來,進入三月,五嶽書院後宅的桃花杏花相繼開了,春天終於真的來了。
林安兒脫下厚重的冬衣,換上春衫,每日裡都會到山上走一走。她小時候生活在大山裡,對山有特殊感情。…
山上的樹都綠了,柳樹的嫩芽沁出來,新鮮得讓人心疼。書院後面便有一條石階,蜿蜒著通往山上,石階狹窄,越往上走便越是陡峭,玉娘和幾個丫頭全都不敢爬上去,她們只是柔弱女子,這對她們來說難度很大。
但是對於林安兒,這就是一項鍛煉,她每日都要在石階上奔跑,把張大虎他們幾個遠遠地甩在後面。
這也是她唯一能夠發洩精力的運動了,她住在五嶽書院的後宅,那裡同時還住著掌院和監院的家眷,林安兒不方便在後宅練武,怕驚擾了這些弱不禁風的婦人,就連四名保鏢也只能住在距離後宅最近的屋子裡。
好在還有這道石階,林安兒跑在上面,如同沖出籠子的小鳥,她覺得自己又回到了從前,那時的她不論開心還是生氣,都會在園子裡的樹上飛來飛去,金玖則在樹下微笑著看著她。
一個時辰後,林安兒爬到山頂,而張大虎還在半山腰呼哧呼哧往上攀爬。
山頂的空氣分外清新,帶著絲山野的寒涼,又有著草木的清香,令人精神為之一震。
四下空蕩蕩的,看不到一個人影,林安兒把雙手做成喇叭狀,對著遠方的群嵐大聲喊:啊——啊——啊——
她的聲音原本尖細,但此刻卻顯得空靈,如同來自亙古的聲音。就這樣亂喊上一通,林安兒的心裡反而平靜下來。
自從離開安州城,她的心裡一直如萬馬奔騰,從未有過一日寧靜,即使她在裝模作樣繡花做針線,可心卻早就飛到京城,她甚至幻想過無數次闖進天牢,救出堂兄的情景。
自從爹爹出獄之後,她還沒有幻想過這些,以前她是常常想著劫獄的事,那時她還小,高估著自己的能力,對大牢也並不瞭解。
現在她長大了,幻想歸幻想,她依然在五嶽書院裡繡花,她沒有再像小時候那樣,說走就走,把幻想付諸於行動。
劫獄的確痛快,但林家也就徹底不能脫罪了,父親和祖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家族榮光,將隨著他們的逃獄永遠抹殺。
即使他們逃出江湖,這一生一世,乃至林家後代子孫,都要漂泊終老,甚至這曾經令他們引以為豪的姓氏,也永遠不能再提起。
林安兒想到此處,又是一陣大喊大叫,她的聲音回蕩在山林之中,久久不絕。
一一一(未完待續)
但山裡也很寒冷。林安兒雖然怕冷,但她在北地居住過,再加上練武之人自有一套禦寒的法子,只是苦了玉娘和幾個丫頭,來得匆忙,她們只是給小姐儘量多帶些東西,自己隨身的禦寒衣服也並不多。
如今主持五嶽書院的是孔毓涵的堂叔孔興舉,得知孔毓涵帶著岳家女眷來此暫住,孔興舉讓人收拾出幾間朝陽的房間,又從自己夫人那裡調來幾名粗使婆子,幫著林安兒安頓下來。
林安兒讓紅霞找來一張地圖,看著地圖上京城的方向,她歎了口氣:“咱們離京城是越來越遠了,不知道金哥哥還能不能找到我啊。”
讓孔七帶她來山東,當然是金玖早就安排好的,這也是不得不走的一招了。
金玖能找到她,但就是不知何時才能找到她。
天寒地凍,整個正月裡林安兒和孔毓涵就是宅在五嶽書院裡。孔毓涵跟著書院的夫子們研究學問,林安兒要麼做針線,要麼就找些能看得進去的書來看。
又過幾日,五嶽書院裡多了一位熟人,竟然是張秀才張安生。
原來孔七念在他幫助過林安兒的份上,保薦他來五嶽書院,五嶽書院在大成極負名望,即使是王孫公子也不一定能夠來此念書,這對張秀才來說是絕好的機會,過了年他便趕來了,沒想到在這裡遇到暫住的林家小姐。
天氣寒冷,林小姐平素並不出門,張秀才有過以前的唐突經歷,當然不會再想著來拜訪人家。
不久後,有人給林安兒送來一張琴,竟是難得一見的古琴。
“小姐,這是一個小孩送來的,說是有人給了他一吊銅錢,讓他把這張琴送給林小姐。”在把琴拿到林安兒房裡之前,紅霞已讓張大虎檢查過這張琴,確定這琴沒有問題這才給小姐呈過來,眼下是多事之秋,任何小事都不能馬虎。
林安兒看著這張琴,很是愕然。她有一張名琴,是金玖花了大筆銀子給她尋來的,她的琴藝並不好,只能勉強彈奏幾首簡單的曲子。除了金玖,還從未有人給林九小姐送過這樣高雅的禮物。
林安兒有些茫然,看著這張價值不菲的古琴,她感到了詭異。
“去請孔七公子過來。”林安兒吩咐道。
來到這裡,有堂叔盯著,孔七在學業上比以前要認真一些,他心裡也在擔心林家的變故,可卻無能為力,索性寄情書本。如果沒有認識金玖,孔七會和他的族人一樣,就是一個純粹的讀書人,吟詩作畫,遊山玩水,偶爾為了證明自己不愧孔氏子孫會考考科舉什麼的,但結果如何卻並不看重,他與生俱來的姓氏已是他最好的榮耀,超過一個狀元的功名。…
但他認識了金玖,並把勝過金玖當作了生活目標,可偏偏金玖卻沒有向著他希望的方向去發展,於是性情單純的孔七便徹底被金玖帶到溝裡去了。
眼下孔七在五嶽書院,除了讀書什麼都不能做。反而比以前踏實了許多。
林安兒請他過來時,他還在寫一篇文章,磨蹭了大半個時辰,這才來到林安兒住的五嶽書院的後宅。
“孔七哥哥,你來看看這張琴,這是今天有人給我送來的。”
孔七看著這張琴,琴是伏羲。冰紋斷。輕輕撥弄,琴聲空靈,不失為一張好琴。
孔七的心思立刻被這張琴吸引。當下撩衣坐下,撫了一曲高山流水。
孔七公子琴棋書畫無所不通,這曲高山流水更是松沉曠遠,潔淨精微。這些時日以來,他雖寄情書本。但心中還是煩悶,這一曲彈下來,心情愉悅了許多,人也變得精神煥發。
林安兒的琴是金玖逼著學的。她本來對這些就沒有興趣,看到孔七喜歡,索性把這張琴送給孔七了。
“千萬不要感謝我。要謝就謝那個送琴的人。”
孔七公子白得了一張古琴,心情豁然開朗,他對金玖和林安兒從來不客氣,現在更是卻之不恭,拿了琴便走人了,去找書院裡的那群粉絲們顯擺去了。
林安兒坐在閨房裡也聽說了。接下來的幾日整個五嶽書院裡都在談論孔七公子的琴藝。雖然已經開春,但天氣依舊寒冷,既然哪裡都不能去,孔七公子索性就在書院裡連日舉辦個人演奏會。
琴是雅物,書院裡也有專門的師傅傳授弟子們的琴藝,如今孔七自願做了義務師傅,夫子們也懶得管他,隨他整日裡顯擺。
至於這張琴從何而來,究竟是哪位善長仁翁送來的,孔七和林安兒都是那種不太愛動腦子的人,送琴的人做好事不留名,他們當然也就不再追究了。
當日在白水澱子的林家莊子裡,孔七感激張秀才幫了自己的小姨子,一時興起,揮毫寫下一紙薦書,這件事他很快就不記得了。孔七公子出身名門,走到哪裡都有大把粉絲,有真心崇拜他的,也有想借機抱粗腿的,至於這種薦書,他也忘了寫過多少。
張秀才來到五嶽書院,這才知道以往的眼界是多麼狹隘,五嶽書院是讀書人的聖地,他越發感到自己是井底之蛙。
在此之前的孔七公子,在張秀才看來只是有個好出身的名門公子而已,而來到五嶽書院後,他才真真正正見識到孔七的光環。
這裡上到五嶽書院的掌院,下到掃地大嬸,提起孔七公子都會臉露微笑,孔七就是五嶽書院的天之嬌子。張安生初來這裡時,原本是想去拜會幫他引薦的孔毓涵的,但當他向人打聽孔七公子的住所時,看到的就是別人一臉的鄙視,那張臉上紅果果地寫著:你丫剛來就想抱大腿,滾一邊去!
鑒於此,張秀才便斷了去拜會孔七的念頭,以免被人看成是趨炎附勢之徒。
他不方便去見孔七,就更不方便去五嶽書院的後宅拜訪林九小姐了。
孔七公子得了好琴,一時忘記自身那些煩心事,忙不迭地開演奏會,這也不能怪他,來到五嶽書院,他就如同進了樊籠,以往的那些風雅之事這裡都不能做,更不用說像在京城那樣,讓金玖請客,找京城最有名的歌妓喝酒吟詩了(當然這些事都是瞞著林安兒的,這是他和金玖之間的默契。)…
因此彈琴開演奏會是孔七公子來到五嶽書院後找到的唯一好玩的事情了,他樂此不疲。
這天,他正與書院裡教琴的李師傅相互切磋,就聽李師傅說道:“有個新來的弟子,琴藝本就差勁,我不過斥責他幾句,昨日和今日他便託病不來聽我的課,真是可恨。”
孔七其實挺想笑的,可他在外人面前還要維持他那超凡脫俗的形像,所以他強忍著沒有笑出來。
“這等凡夫俗子,李夫子不必理會,他姓甚名誰,改日我讓表兄整治了便是。”
額,孔七公子就是這般俠義心腸,順便補充一句,他的表兄便是五嶽書院的監院,類似現代的教導主任。
李師傅正在怨念,聞言立刻展顏,連忙將那個凡夫俗子的名諱報上,請孔七公子為他作主:“每人志向不同,七公子也不必深究。那人姓張,名安生,安州人氏,倒也有個秀才的功名,可惜全身上下沒有一根雅骨。”
張安生張秀才?
孔七還記得此人,他的記性雖不太好,但最近的事還是能夠想起來。於是他想起來給張秀才寫過薦信的事。也想起來張秀才唐突過林安兒,且又幫了林安兒的事。
其實吧,人家張秀才壓根不知道他幫的人是林安兒。全是看在司空星的面子上,不關林九小姐的事。
可孔七不這樣認為,他甚至還想到面前的這張古琴。
於是,他全都想明白了。
難怪張安生來到五嶽書院後不來見自己也不見林安兒。難怪他不肯跟著李師傅學琴。
並非是他忌恨李師傅,而是他不想面對“琴”這個令他傷心的東西。
孔七公子腦洞大開。他想像出來的故事是這樣的:張秀才偶遇小姨子,便情不自禁,先是在集市上對小姨子動手動腳,繼而聞知小姨子身處險境。他便義然前走救援,上演一齣書生救俠女的大戲!可是這場戲沒有了後文,小姨子來到山東。張秀才痛不欲生,忽然記起他還有一封薦書。遂跋山涉水來到五嶽書院。然,小姨子怕冷,又嫌棄這裡到處都要書呆子,便整日躲在房裡避寒。張秀才屢次在後宅外面徘徊,卻不見芳蹤。傷心之下,他用畢生積蓄尋來這張古琴,偷偷送給小姨子,只望能博紅顏一笑。
後面的事可想而知了,張秀才沒有聽到林九小姐那美得如詩如畫的琴聲,卻看到孔七公子整日抱著琴滿書院的顯擺,所以他相思入骨,哀傷過度,一病不起!
孔七為了這個故事坐臥不安,這可如何是好,林安兒不但是他的小姨子,更是金玖的老婆。據他對金玖的瞭解,那廝最見不得有人對他老婆圖謀不軌,有一次他爬到樹上摘果子一時下不來,林安兒飛上去把他抱下來,結果被金玖看到了,足足幾日沒有搭理他,就連平日裡的好茶好點心全都換成最差的了,你說這人有多小氣!
這件事若是被他知道了,說不定他會把五嶽書院買下來改做青樓也說不定,金玖這人,有什麼事是他做不出來的,牛嚼牡丹的事他又不是沒有做過。
孔七越想越嚴重,直覺祖父創建的這所原應流芳千古的書院即將斷送在自己手中,所以他連下午茶都沒用,便跑到後宅找林安兒。
林安兒正在給金玖繡貼身衣裳,見孔七進來,連忙把那條還沒繡完的小內內藏起來,她的針線並不好,也只能繡這些穿在裡面的小衣,可是若讓孔七看到她給金玖做這些,一定會笑話她的吧。…
孔七壓根兒沒有注意她的小動作,一進來便對林安兒道:“若是張秀才求見你,你一定不要見他。”
林安兒想了足有五秒鐘,才記起張秀才是哪一位。
“張秀才也來到五嶽書院了嗎?”
孔七松了一口氣,原來林安兒還不知道這件事。
“他來他的,不關你的事,就快要春暖花開,前面的書院裡人多眼雜,你就不要去了,可以讓張大虎他們幾個護著你到山上看看。”
林安兒感覺很溫暖,准姐夫對自己很關愛呢。
“你整日都在書院裡面,可有京城的消息嗎?”
孔七當然收到京城的消息了,只是他一直沒有告訴林安兒,現在聽她問起來,便道:“還是老樣子,侯爺他們幾個依然被關著,並未提審,聖上也未曾召見他們。”
大牢裡的消息得來不易,衍聖公府雖是名門,但卻沒有辦法拿到這種消息。
但金玖可以,錢能通神,更何況商人無所用其極。
林安兒怔怔出神,又問道:“金哥哥呢?他有事嗎?”
“他那人有的是辦法為自己開脫,你不必擔心,只管等著這事平息後和他圓房,為他生兒育女便可。”
林安兒的心情並沒有因為孔七的話而輕鬆,金玖既然把她東躲西藏,那是做好了林家會被抄家的準備了,想到這裡,她怎麼能輕鬆呢。
送走孔七,林安兒抱著手爐又在發呆。玉娘輕輕走過來,給她披了件外衣,小姐瘦了。以前的小姐天真活潑,整日裡除了吃就是玩,閑來沒事還喜歡捉弄人,可是自從來到五嶽書院,小姐就變得沉默了。以前要連哄帶騙她才肯給姑爺繡條手帕。現在不用玉娘催促。就會主動拿了繃子,給姑爺繡這繡那。
小姐是真的長大了,她的心裡有姑爺了。
孔七告誡了林安兒。就去找張秀才。張秀才是真的病了,五嶽書院依山而建,氣候遠比安州城要冷些,張秀才水土不服。便臥病不起了。
孔七看到他時,張秀才正靠在炕上。圍著厚厚的棉被,臉色蒼白,嘴唇青紫,屋裡飄著藥香。
孔七見張秀才病得不輕。原本準備好的一番罵辭也就不忍再說出來了。在他眼裡,張秀才這是相思病,孔七公子一向相信是有相思病存在的。他有幾次便差點相思成疾。
強忍不舍,孔七將那張琴放在張秀才的炕頭上:“妻妹托我將這琴還給你。她不擅音律,這琴用不上,請你轉送知音之人吧。”
張秀才一頭霧水,他本就病著,此時聽孔七提到林九小姐,茫然道:“這琴和在下有關係嗎?”
“怎麼?這琴不是你送的?”
張秀才搖頭:“在下一貧如洗,如有這等上好古琴,早就送到當鋪裡了,又怎會將此物送人。”
額,孔七公子挺沒面子的,這故事竟然沒有按他想像的發展。
他囑咐侍墨給張秀才送些草藥,自己又捧了琴出來,唉,最近因為林家的事他憂慮過度,乃至大腦常常恍然,這才會胡思亂想。
不過關於這張琴的來歷,孔七便不再想下去了,既然不是張秀才送的,那麼管他是誰的,只要別記掛著勾搭他小姨子就行了。
過了二月二,天氣終於一天天暖和起來,進入三月,五嶽書院後宅的桃花杏花相繼開了,春天終於真的來了。
林安兒脫下厚重的冬衣,換上春衫,每日裡都會到山上走一走。她小時候生活在大山裡,對山有特殊感情。…
山上的樹都綠了,柳樹的嫩芽沁出來,新鮮得讓人心疼。書院後面便有一條石階,蜿蜒著通往山上,石階狹窄,越往上走便越是陡峭,玉娘和幾個丫頭全都不敢爬上去,她們只是柔弱女子,這對她們來說難度很大。
但是對於林安兒,這就是一項鍛煉,她每日都要在石階上奔跑,把張大虎他們幾個遠遠地甩在後面。
這也是她唯一能夠發洩精力的運動了,她住在五嶽書院的後宅,那裡同時還住著掌院和監院的家眷,林安兒不方便在後宅練武,怕驚擾了這些弱不禁風的婦人,就連四名保鏢也只能住在距離後宅最近的屋子裡。
好在還有這道石階,林安兒跑在上面,如同沖出籠子的小鳥,她覺得自己又回到了從前,那時的她不論開心還是生氣,都會在園子裡的樹上飛來飛去,金玖則在樹下微笑著看著她。
一個時辰後,林安兒爬到山頂,而張大虎還在半山腰呼哧呼哧往上攀爬。
山頂的空氣分外清新,帶著絲山野的寒涼,又有著草木的清香,令人精神為之一震。
四下空蕩蕩的,看不到一個人影,林安兒把雙手做成喇叭狀,對著遠方的群嵐大聲喊:啊——啊——啊——
她的聲音原本尖細,但此刻卻顯得空靈,如同來自亙古的聲音。就這樣亂喊上一通,林安兒的心裡反而平靜下來。
自從離開安州城,她的心裡一直如萬馬奔騰,從未有過一日寧靜,即使她在裝模作樣繡花做針線,可心卻早就飛到京城,她甚至幻想過無數次闖進天牢,救出堂兄的情景。
自從爹爹出獄之後,她還沒有幻想過這些,以前她是常常想著劫獄的事,那時她還小,高估著自己的能力,對大牢也並不瞭解。
現在她長大了,幻想歸幻想,她依然在五嶽書院裡繡花,她沒有再像小時候那樣,說走就走,把幻想付諸於行動。
劫獄的確痛快,但林家也就徹底不能脫罪了,父親和祖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家族榮光,將隨著他們的逃獄永遠抹殺。
即使他們逃出江湖,這一生一世,乃至林家後代子孫,都要漂泊終老,甚至這曾經令他們引以為豪的姓氏,也永遠不能再提起。
林安兒想到此處,又是一陣大喊大叫,她的聲音回蕩在山林之中,久久不絕。
一一一(未完待續)